![]() ![]() |
全家搞傳銷傾家蕩產 一新傳銷組織被破獲 |
作者:韓鎮 周曉晴 文章來源:濰坊晚報 點擊數 439 更新時間:2015/4/28 21:54:45 文章錄入:admin |
|
我市破獲“自愿連鎖經營”傳銷組織,涉案金額3000萬元
2012年以來,一個名為“自愿連鎖經營”的傳銷組織在我市迅速蔓延。它以拉人頭、交會費等手段非法牟利,短短兩年多時間就有500多人上當,涉案金額3000萬元。經過偵查,奎文警方掌握該組織的結構、行騙方法后,自去年12月份起開始收網。4月22日,警方通報稱,截至目前已有32人被抓,其中16人已被逮捕,其余涉案人員被上網追逃。該案也是我市破獲的首起“1040陽光工程”類傳銷活動案件。
據了解,所謂“1040陽光工程”是一個新式傳銷組織,如今在全國各地蔓延。辦案民警介紹,與傳統傳銷相比,這種傳銷看上去更加“高端”。該組織宣稱接受群眾自愿投資,只要投入69800元,兩至三年后便可獲得1040萬元的超高收益,“1040陽光工程”也因此得名。參與者認購一份股份獲得加入資格,第一份股份3800元,之后每增加一份為3300元,每個參與者最多可購買21份,合計需要69800元,之后就可以上升到“主任”級別。主任再發展3個下線,這3個下線同樣投資69800元,每人還要再發展他們的3個下線。當自己的團隊中有21個成員,這名參與者達到“老總”級別,他直接或者間接吸收的金額已經達到2540萬元,其中45%“上繳國稅”,剩下的“上繳個稅”后會得到1143萬元,再減去“手續費”后他會得到1040萬元。
調查 覺醒傳銷人員從內部配合警方
通過對線索進行分析研究,辦案民警發現,該傳銷組織涉及人員多,被脅迫、內訌情況較為普遍,便加強了對傳銷人員“內訌報警”線索的收集,從參與傳銷組織并積極想退出組織的人員中獲得案件線索,確定組織中的承上啟下的關鍵管理層級。
2014年12月,辦案民警將涉嫌組織領導傳銷犯罪嫌疑人王某、邱某和芮某抓獲,同時對同住的其他普通成員進行控制,獲取成員手里保存的組織“人員名單”、“通訊方式”等重要書證。通過對已抓獲人員的詢問,結合書證繪制出詳細的組織架構圖,最終確定全部組織成員的身份。
抓捕 大總管以上級別有50名嫌疑人
王某、邱某、芮某承認,三人非法所得分別為50萬元以上、4萬元左右和20萬元以上。被查獲時,該組織有老總級別犯罪嫌疑人39人,大總管級別11人,總管級別30人,成員300余人。民警依法對大總管級別以上的50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強制措施,3人被抓獲后刑事拘留,剩余47人被上網追逃。
辦案民警介紹,該案中47名在逃犯罪嫌疑人廣泛分布在河北、浙江、江蘇、上海、四川、安徽等地,追逃任務繁重。專案組將真實準確的逃犯信息及時上報審批并錄入全國在逃人員信息網,各省市各警種部門快速響應,利用各種平臺資源查找逃犯的信息。針對涉案逃犯多為安徽籍人員的實際情況,專案組與各地經偵部門密切聯系,督促各地工作中注意發現逃犯。
揭秘 等級分明,以發展親戚朋友為主
據了解,“自愿連鎖經營”傳銷團伙組織在濰坊設區長,下分九大體系,每個體系設老總級若干名,老總級分一至四級。本體系最高級別的老總對本體系負責組織管理并向區長報告工作,每個體系下設大總管一人,對本體系的成員組織管理總負責,領導下設自律總管、自律配合總管、能力總管、經營總管、申購總管。上一組織對下級情況全部掌握,并對上層的情況保密,層級單線聯系。
目前傳銷組織的欺騙手段大致為“特許加盟經營”、“自愿連鎖經營”、“民間互助理財”、“無店鋪連鎖銷售”“原始股基金”等幾類,這些新型傳銷引用的宣傳概念較為模糊,更加使人容易上當受騙。傳統傳銷行為與網絡傳銷行為相結合,在經偵部門接警中,網絡傳銷已占據報警的30%以上,網上資源浩繁如海,要在數以億計的信息中發現傳銷犯罪的蛛絲馬跡,增加了公安機關的辦案難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