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當家APP,到底是什么項目?一哥:龐氏騙局傳銷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筆者特意去調查過了,發現這是一個剛出沒幾個月的APP,各種廣告,宣傳都占據了搜索引擎的前頭。起先筆者也覺得會不會是直覺錯了,但是深究之下,發現這就是一個資金盤騙局,而且漏洞百出。但是即便這個騙局漏洞百出,也是相對于筆者這樣對傳銷騙局有著足夠深了解的人,對于普通大眾來說,這個騙局還是有著很大的吸引力的。
我們反傳銷網已經收到了很多的求助咨詢電話了,所以今天特意來曝光一下。全民當家APP涉嫌傳銷,請廣大群眾擦亮眼睛,別貪圖小便宜。
首先我們來看這個APP的口號:
從每周一至周六,
每周重復一個交易動作,
所獲取的差價利潤!
以零售1190元,批發440元1.5套產品掛賣為例:
這一單總流動資金為1630元,連本帶利回來1785元,
即產生155元差價利潤!
因為收益部分是70%提現,
所以連本帶利回到可提現的傭金帳戶為1738.5元!
收益算法:
每單收益155元x26單/月=4030元/月
x70%提現x98%(減2%手續費)=2764.58元/月
x10%到公益基金
x10%到消費積分購物
x10%到通證(數字貨幣)
一個靜態帳戶,
使用流動資金1萬元左右,
每年的純收入是:
2764.58元x12月=33000元/年!
外加312套正品優質商品!
一個賬號一年收益能達3萬多,另加312套商品,如果是一家人幾個賬號呢?那不是一年十來萬的收入了嗎?對于普通大眾來說,這可不是一筆小收入了,焉能不動心?但是我們看仔細了:
我們怎么在全民當家商城做生意呢?
1、很簡單只需要你先充當一個消費者,在零售區消費任意商品就可以獲得當老板的資格,正價商品包郵到家。
2、你的老板資格就是到批發區批發同款商品1.5套,然后商城按照市場零售價在6-10天左右給予售賣成功,回款會大于你買正價和批發的兩筆資金成本,貨款利潤為30%/月。
3、每周這個生意你可以做一至六次,自由選擇,賺錢賺貨,全民當家就這么簡單輕松。
6-10天的周期,就是你投入的資金凍結期,如果各位還記得當初紅遍大江南北的3M平臺,就知道這是何等的相似。
還有一點就是,作為電商的老大阿里,如果這個模式有威脅到它的跡象,他會允許這種APP的存在,君不見這幾年鬧得很火的某寶和某多多的大戰?從這點來說,它就根本不是正兒八經做電商的,而是一種騙局,所以阿里連正眼看都沒看一下。
既然不是正經電商平臺,那它的商品賣給誰了呢?你問問身邊經常網購的人,有誰在這個平臺上買過東西?那些即便在這個平臺買東西的人不是托就是想加入平臺的人。至于平臺的商品會不會賣給普通消費者,我覺得這是一個海市蜃樓般的夢。
最可笑的是只能提現70%,還要扣2個點的手續費。現在銀行也只有跨行取款才需要手續費吧?自己平臺體現的即便大如微信也就0.1個點的手續費。你們不是宣稱自己是社交新電商的老大嗎?怎么連這點手續費都要貪圖呢?
還有那不能提現的30%,其中10%是公益基金,10%是消費積分,10%是變成了數字貨幣。消費積分就不說了,說難聽一點就是被扣了的資金。那10%的公益基金,更可笑了,從沒聽說過哪個企業的公益基金是從員工的收入里扣出來的,如果有,那只能說明這個企業是個騙子公司,連員工的辛苦收入都貪。
至于這個10%的數字貨幣,在這里要著重來說。因為這個社會上有太多的騙子了,總是打著高大上的旗號來行骯臟之事。首先給大家普及一點的是,貨幣的發行權在央行,即便是宇宙第一大行——工商銀行都沒有發行貨幣的權利。看這個企業是說明是你們比工行還牛了?還能發現數字貨幣?知道什么叫數字貨幣嗎?
數字貨幣也是貨幣的一種,只是代替紙幣的一種交易籌碼。就像封建時代用紙幣代替貴重金屬當成交易籌碼一樣的道理,任何一個時代和任何一個國家,是絕對不可能把貨幣的發行給個人或者某個企業的。這是常識,如果你不懂,說明你還活在遠古時代用貝殼當交易籌碼的年代。
說起數字虛擬貨幣,就不得不說一下比特幣。比特幣作為數字虛擬貨幣的祖宗,現在在中國流通了嗎?在國外流通了嗎?現在的比特幣大多是用來干嘛呢?各位可知道?現在那些比特幣基本用來干的是違法亂紀的事,比如洗錢。
我們國家是絕不會允許這些騙子一直生存下去的,我相信有關部門正在調查取證了,等待這些騙子的將是法律的嚴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