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警方破獲1040連鎖經營傳銷案
一份產品3300元,第一次購買交500元加盟費,當份額達到600份時,晉升為老總,就能賺到1040萬元。
這就是所謂的“1040連鎖經營工程”,這一暴富神話被傳到安徽、湖南、山東、遼寧、黑龍江,親朋好友500余人陸續來到揚州,做起了千萬富翁夢。
8月26日凌晨4點,揚州警方多路出動,一舉搗毀165個傳銷窩點,抓獲307人,刑拘13人。
1
神秘租客,竟有500個傳銷者
經查,該傳銷組織涉案金額超過3000萬。警方還發現,與以往不同的是,該傳銷組織設置了“溫柔的陷阱”,接風,旅游,分散居住,來去自由。
今年春節剛過,蜀岡景區公安分局民警開展例行入戶調查時發現,轄區瘦西湖新苑內,陡然來了10多個神秘住戶。經詢問,這些人都來自安徽安慶一帶,但均說互不相識。
他們兩三成群,分別租住于不同樓棟。居住不同地點的,雖不相互往來,但面對警方詢問,口徑高度一致:“我們是親戚,來揚州打工,現在正找工作。”
神秘,巧合,打工租住套房,一系列異常,引起了民警的懷疑。民警將情況上報分局領導。蜀岡景區公安分局局長翟祥坤要求,轄區各派出所繼續深入了解,密切注意動向。
民警暗中調查發現,這伙人盡管“相逢不相識”,但卻在偷偷聯系。
6月1日,安徽小伙小吳向景區分局報案,他和一名親戚被騙入傳銷組織。這一報案,證實了警方的懷疑和推測。
隨即,警方對“6·1”傳銷專案立案,抽調市公安局經偵支隊、蜀岡景區分局精干警力,組成聯合專案組,展開了近3個月的偵查。
這個傳銷團伙反偵察能力較強,他們外出回到暫住地,常常到了小區門口,要在四周轉上10—15分鐘,看看是否被跟蹤,兜著圈子回去。
李某某,山東人,今年初,從徐州“調”到揚州,任揚州區“區長”。他不允許傳銷成員與本地人接觸,不允許開車。而他卻開奔馳,養情人,成天花天酒地。他還經常變換暫住地,從6月1日到8月4日,換了4個地方。
經縝密偵查,專案組掌握了傳銷組織的基本情況——傳銷成員500多人,涉案金額3000多萬。8月26日凌晨,市公安局抽調1000余名警力,開展集中抓捕行動,并先期派出多個抓捕小組,遠赴北京、安徽、浙江、遼寧等地,同步實施抓捕。
行動中,共抓獲嫌疑人員307人,其中骨干分子45人,搗毀傳銷窩點165個。截至目前,13名嫌疑人被刑拘,其他294人被教育勸返。
2
發財夢破,一家3口打成一團
所謂的“1040連鎖經營工程”,就是騙,騙家人,騙親戚,騙同學,騙朋友。
老盛就是被騙后,將全家拉下水的一個。老盛今年50歲,原本在老家安慶打工,老婆在家務農,獨生子小盛則在廣東打工。盡管很辛苦,但一年下來,也能有一兩萬元積蓄。
今年1月,老鄉老楊打電話給他,說揚州有個大項目,能發大財。老盛信以為真,趕到了揚州。他被安排入住東區的一個小區,房子寬敞明亮,也不用干苦力,每天上課交流,其實就是“洗腦”。
“洗腦”時,他們會一本正經地說,政府可能會把我們定義為傳銷,定義成游戲、賭博……其實,干什么都是有風險的,股票投資賠了,你能定義成什么?全國人民都知道“連鎖經營”掙錢,那世界不亂了?還有誰來賣雞蛋、開飯店、開歌廳、種地、生產?所以,掙錢的機會只掌握在一小部分人的手里。
被“洗腦”后,老盛慶幸,自己將成為抓住掙錢機會的一小部分人中的一個。他買了“產品”,當上了業務員。
不久,又有“上級領導”和老鄉一起開導他,購買更多產品,可以得到提拔,可以賺更多錢。于是,他背著老婆,將家中近7萬元積蓄全部拿出來,購買了21份“產品”。就此,老盛當上了“主任”,并得到很少一部分返還。
雖然“升官”了,但老盛卻沒能賺到錢。比他更大的經理告訴他,光靠自己買是不行的,還必須發展下線,這樣才能賺到錢。
于是,他不停地拉親朋好友加盟,但最終沒人上鉤。他想到了兒子,謊稱讓他來揚州做大生意。不久,小盛就來到揚州,與父親會合,并用打工掙得的1萬多塊錢,買了5份“產品”。
然而,父子倆依舊沒能富起來。因為不甘心近10萬塊錢打了水漂,老盛就拉老婆阿英入伙。阿英也信以為真,并從娘家借了2萬塊錢,到揚州買了所謂的“產品”。
但不久,阿英發現不對勁,不但沒能很快發財致富,反而把所有積蓄都搭進去了,還負債累累。一家三口開始相互埋怨,終于有一天,爭吵演變成了大打出手。鄰居們前來勸阻,怎么也勸不住。隨即,有鄰居提議報警。老盛一聽,害怕了,趕緊停手,攔住鄰居說:“你們不要報警。”
老盛一家的打斗,很快傳到了“總管”的耳朵里。隨即,7名“總管”連夜從各個角落,趕赴老盛的暫住地,平息風波。不管怎么勸說,阿英就是不信能發財。最終,經過“組織”決定,返還兩萬塊錢,將老盛一家解散回家。
對于發現上當的成員,該組織設有專項解散基金,通過退還部分資金,勸傳銷者退出,以防“組織”被暴露。老盛一家拿到的兩萬元,就來自專項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