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了,才知道什么是沒了(新疆勸說紀實)1
“沒了,才知道什么是沒了”唐山大地震影片當中,元妮(徐帆飾)說的最經(jīng)典的一句話。只有失去的人,才知道失去以后的痛苦,尤其是經(jīng)歷過災難的人們更懂得珍惜美好的生活。如同我們經(jīng)歷了傳銷,才知道失去了人生中最寶貴的東西,而那些還沉迷于傳銷謊言之中的人們,卻依然僥幸的抱著一絲幻想,最終,他們會知道失去的東西再也無法追回。
總部遷到武漢整整一年,每天接到大量的求助者咨詢,勸說解救的任務更是多的讓解救部的人員很難聚到一起。有的甚至一個月在外,碾轉各地解救勸說受害人。堅定的意志讓他們忘記自己疲憊的身軀。象我當年一樣,常年在外游走每個的城市幫助那些陌生人。近一年,由于身體和私人的事情,我很少外出,除非萬不得已,否則我不會親歷而為。
總部現(xiàn)在任務多,人員少,一個人當幾個人在用,偶爾我回來客串“咨詢員”。說來很巧,回來接的第一個電話就是一位新疆的求助者。他的妻子家里二十多口陷入傳銷,他以死相威脅才將自己的妻子從傳銷組織逼回。回來以后,除了無盡的爭吵就是妻子高談闊論“行業(yè)”的好處,他已經(jīng)無力抗爭,看著憂慮的父母,還有一個三歲的兒子,他承受著巨大的痛苦,但他面對極度“癡迷”的妻子,他不敢想像十年的感情抵擋不住金錢的誘惑,他的妻子已經(jīng)訂好了29號去廣西的車票,今天已經(jīng)是23號,無力挽回的他,想到如果妻子堅持要走,他們就離婚。就當他無助的時候,拔通了我們的電話。他把我們當成唯一的希望,懇求我們能幫助他挽救這個家庭,聽到他的故事,對于我而言早已麻木。象往常一樣,安排人員完成這次任務。
我仔細的研究此次任務后,發(fā)現(xiàn)這次任務難度非常大。一是家族式參與傳銷,投資金額巨大,已達上百萬。二是他的妻子剛剛加入傳銷,正在興奮期此次回來也是想發(fā)展下線。這對于勸說難度很大,最初我想安排銘劍去新疆完成這次任務,因為銘劍是新疆人,勸說有親和力。此刻的銘劍遠在廣東勸說受害人,當我把情況告訴銘劍時,銘劍表示已經(jīng)很累了,想休息一段時間。想想銘劍這段時間一直在外面,三個月他只回過總部兩次。我能理解他的決定,因為我們這些專職反傳人員,每天奔波,身體很疲憊再加上超負荷的腦力勞動。所以,我尊重他們的想法。
晚上,幾個朋友相約去看電影。據(jù)網(wǎng)上報道,“唐山大地震”是一部催淚影片,我們這些自認“堅強”的人,不會因感動的畫面而流淚。朋友買完票后,遞給我一包紙巾,笑著對我說:“影院免費贈送的”。呵呵,影院也是非常人性化。我經(jīng)歷很多傷感離別的場景,人間的冷暖已是麻木,我堅信看完整片不會流一滴淚,于是與朋友打賭。
看完整個片子后,總結兩個字“感動”。雖然我沒有流淚,可多次眼睛泛紅。印象最深刻的有幾片段。
一:地震過后,一片廢墟。元妮在自家倒塌的房屋下傷心欲絕的痛哭,她的兒子和女兒被壓在一塊水泥板下,一邊是女兒,一邊是兒子,只能選擇救一個。元妮瘋了一樣的哭著喊:“都要!兩個都要!”。天啊,命運卻是如此的不公,怎么面對為什么這種艱難痛徹心扉的選擇,一個女人又如何承受,在她剛剛失去丈夫的不到幾個小時之內(nèi)。最后,她選擇了救兒子,而女兒聽到這句話后,那雙還在不停敲動旁邊磚瓦的手,停下了。一滴淚水,滑落在那張渴望被挽救的臉上,那種無奈,那種撕心裂肺痛苦,此刻的她只能平靜的去接受,他再也無力去呼喊,無力去爭取,那時她的嘴里不停的叫著:“媽媽,救我”的聲音,徹底消失了。這種的打擊給他幼小的心靈是一種何等的傷害。
二:元妮救下兒子后,兒子成了她的唯一,兒子也失去了一個胳膊。遠在山東老家的婆婆和小姑子來到了唐山,老人失去了一個兒子,面對眼前已是殘疾的孫子,與元妮商量把孩子接到山東老家,讓元妮重新找個人家結婚。兩位母親之間的對白感動的在場的所有人,元妮最終妥協(xié),當媽的沒辦法,只得答應婆婆接走兒子。當車子離開后,元妮心再次碎了,她的唯一親人再次遠離她,痛苦的淚水不停的留。她只剩一個兒子,但婆婆也沒有了兒子只剩一個孫子。后來送兒子上車站,小姑子在車窗看著元妮說:“媽,你把孩子帶走等于是要了云娟的命啊。”當長途汽車停下來,兒子飛奔向元妮的時候。那個喜極而泣的母親的笑容,讓我眼眶里充滿著淚水。
三:5.12汶川大地震,方登(生還的女兒)做為志愿者來到汶川,當一個母親為了救女兒的生命,同時為了保護解放軍和志愿者的生命,她自己選擇了讓救援隊鋸斷女兒腿的救援辦法。最后看著女兒被抬出來,她一遍又一遍的大喊:“媽對不起你,我要找女兒的腿!”。影院里明顯聽到抽泣的聲音,觸動著每個觀眾的淚腺神經(jīng)。
四:母女32年重逢,是整個電影最后的一個高潮。當元妮要與多年沒見的女兒相認時,她在廚房間不敢出門相視,她怕,怕女兒不原諒她。女兒看到了墻上忘了摘下的自己5歲時的遺像,就知道媽媽有多想她。遺像下面一盆西紅柿,媽媽說:“先吃個西紅柿吧,媽媽沒有騙你”這種小細節(jié)最讓人受不了。一個32年前的生活細節(jié),地震前那個沒有吃到的西紅柿,成了媽媽心中永遠的傷疤。當元妮跪下的那一瞬間。她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每一滴淚都能鉆到你心里去。這時我聽到了很多人忍不住的哭聲。還記得方登被收養(yǎng)后,去學校的時候,養(yǎng)母要重新給他起個名字,方登此時嘴里蹦出一個字:“登”。其實,她還愛著自己的親生父母,雖然當時媽媽選擇的是弟弟,而不是她。
影片中有太多感人肺腑的對白:元妮的兒子(方達)說:“我媽生我三次。第一次,生我;第二次,小時候差點病死,救我;第三次,地震。”
元妮:你是從哪冒出來的。死去了三十年的女兒又活過來了;思念了三十年的女兒就站在面前。
方登(元妮女兒):你這三十年是怎么過的啊。只有自己的痛徹心扉、徹夜難眠,才能夠明白三十年的愧疚糾纏是怎樣的滋味,才能夠心痛地說“你這三十年是怎么過的啊”。
方達問母親:“媽媽,你如果寂莫就再找一個吧!”。
元妮:“當年是你爸爸拉我一把,否則死的是我,哪個男人能用命來愛著我”。
